米粉机食品工业的三大经历
一阶段:
20世纪50年代以前食品的生产加工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,基本属于传统作坊生产方式。仅在沿海一些大城市有少量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食品加工厂,所用的设备几乎全是国外设备,主要是以面粉的工业化生产加工为主。同样,面粉加工厂所用的设备也几乎全是国外设备。
二阶段:
20世纪50-70年代,食品加工业及食品机械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,各地新建一大批食品加工厂,尤其是面粉、大米、食用油的生产加工厂。在主要的粮食加工厂中,基本上实现了初步的机械化工业生产方式。但同期的食品加工厂尚处于半机械半手工的生产方式,机械加工仅用于一些主要的工序中,而其他生产工序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。这时,与食品工业发展相适应,食品机械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,即我国食品机械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。新建了一大批专门生产粮食和食品机械的制造厂,使得国产食品机械基本能满足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,并为实现食品工业化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。食品机械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机械工业。
三阶段:
20世纪80年代以后,食品工业发展迅猛。这得益于80年代以后的改革开放政策。随着外资的引入,出现了很多独资、合资等形式的外商食品加工企业。这些企业在将先进的食品生产技术引进国内的同时,也将大量先进的食品机械带人国内。再加上社会对食品加工质量、品种、数量要求的不断提高,推进了我国食品工业以及食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。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食品机械技术,使我国的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提高。
20世纪80年代中期,我国食品工业实施了一轮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工程。经过这一轮的技术改造工程,食品工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,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技术改造丁程。在这一轮的技术改造工程中,许多粮食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对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,或直接引进全套的国外先进设备,或采用国内厂家消化吸收生产出的新型机械设备。